当前位置: 首页
>> 应急科普 >> 安全生产
节后复工事故易发,这些安全提醒请收好
发布日期: 2020-10-13 15:36 来源: 市应急管理局(市人防办) 访问次数:

节后复工主要危险因素

节后综合征

假日期间,看电视、上网、和朋友聚会……人们往往打破平时生活规律,不少年轻人更是纵情欢娱,甚至通宵达旦。诸多反常的生活方式,扰乱了人体的生物钟,直接影响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过完假期,又返回工作现场,许多人生活节律又还没有调整过来,自由散漫的心还没有收回来,主要体现在感觉身体疲惫、情绪不稳定,这就是节后综合征,此时若参与施工作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现场隐患

工作现场的一些机械、设备、防护设施、脚手架、电气设备停用时间长,影响其安全性,如不进行检查、维修、加固,就会成为隐患,导致事故发生。

“假期综合症”导致的八大不安全行为

1.违章操作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移动、通电或漏电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等。

2.安全装置失效

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作用失效,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复工后,冒险进入有限空间,接近漏料处无安全防护设施,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远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灌或井中,未“敲帮问顶”盲目作业,易燃易爆场合使用明火等。

6.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7.不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麻痹大意,盲目自信,本该佩戴劳保用品才能作业的环节未佩戴劳保用品就进行作业。

8.不安全装束

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等。


节后复工复产关键时段,各企业要对节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外小心,克服“假期综合症”等不利因素影响,要做到四个归位↓↓↓

1.收拾好心情,精神状态要归位。

要梳理一下上班后应该做的工作,将节假日期间还没有处理完的事尽快了结,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做到劳逸结合,尽量将安全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摒除“不到十五年不完,年未过完懒干事”的不良心境,以心态迅速转换,心思迅速集中,状态迅速调整,工作秩序迅速恢复的状态,做好安全工作的闪亮开局。

2.调整好心态,安全措施要归位。

企业要激发干部员工以其饱满的精气神投入工作岗位,做到人到岗心到岗。迅速将员工的思想集中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积极的引导工作,将过年愉悦亢奋的心情转化为安全生产的强劲动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来强化安全生产管控、预控措施的落实到位。

3.攒足好心劲,隐患治理要归位。

企业要加强节后安全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迅速组织职工对本岗位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查找,对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隐患和员工是否有疲劳上岗或酒后上岗以及脱、串、代岗等行为进行检查,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进行重点教育和管控。此外,应对消防设施的安全可靠性能进行确认,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治理,扎实抓好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4.攒足好思谋好心计,安全责任归位

企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责,深入生产一线督促检查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抽查安全规程落实状况,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要及时排除、纠正、教育和处理。在检查中要做到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针对本单位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各类事故发生,迅速让员工回归到安全生产高效运行的轨道。